针对公司光伏电站地域分布广、单电站占地面积大、运行人员分散且环境和工作条件恶劣,无法实现及时监控、维护的特点。
昨天一整天,@阳光动力官博一直在做起飞倒计时:12点49分,公布了周二有个飞行窗口的消息。下雨或大风都能影响飞机除了下雨,还怕大风。
而江苏空管分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早就做好了迎接太阳能大飞机的准备。爽约让中国西南部的飞行爱好者、太阳能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过足了瘾,每天都有人尽可能地靠近阳光动力2号,去近距离地观察这个大家伙。昨天21点11分,@阳光动力官博则发微博称,阳光动力2号从重庆江北机场的起飞时间为5点45分,在南京禄口机场降落的时间预计为23点。数次飞行计划被改变后,专家们更是铆足了劲,刚过去的周末,位于摩纳哥的飞控中心里,众人都还在加班加点地制定飞行计划,力争让大飞机早日抵达南京据预计,一个10000平方米蓄水池若采用该技术,输出功率可达500千瓦。
安装时,只需将罩膜的两侧边缘固定在水库四周,再利用热风技术将各个罩膜块焊接在一起即可(同屋顶光伏安装技术)。此外,罩膜材质为不透明材料,单块罩膜宽度为1.5米,长25米。这可能是最受充电问题困扰的一个领域了。
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可能将会颠覆目前由发电厂进行能源供应的集中式发电模式。2月11日,苹果宣布向美国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位于加州的Flats太阳能项目投资8.5亿美元,这将成为美国最大的太阳能农场,其年发电规模能达到0.28吉瓦,苹果则能由此获得其中的0.13吉瓦电力,并拥有25年的电力购买协议。有研究者提出了另一种思路:直接将薄膜技术覆盖在汽车车体上。叶绿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内的、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它能够从光中吸收能量,并将其转变为化学能。
可以把基底理解为纸,薄膜材料就是上面的喷墨。薄膜太阳能电池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的区别而在薄膜技术上投入最大的是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公司汉能。
目前晶硅电池的实验室最高效率为25.6%,普通晶硅电池的效率达到19%,类似应用在阳光动力2号机翼上的量产单晶硅电池效率可以达到23%。从实用性来说,如果按目前的效率,薄膜发电在可穿戴产品上尚难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背包上的太阳能电池可能一天都没法把你的iPhone充满电。与苹果达成合作同时,FirstSolar在技术上也有了突破。这样的概念产品让人们看到了未来能源供给方式的变化,或许人们以后不用再担心移动设备的充电问题,当手机没电的时候,通过衣服充电就可以避免很多烦恼。
最近,苹果公司加入到使用薄膜技术的行列,可能会让人们对它的应用前景多一些信心。6年时间,汉能薄膜发电股票已从0.034元涨到峰值的9.07元,增长了260多倍不过,它也遭到了可能受到人为操纵的质疑。就好像报纸印刷一样,基底虽然不参与发电过程,但在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起着支撑作用。虽然2013年它才被发明出来,但效率增长的势头非常快,短短两年时间转换效率已经提升到了20.1%,而诸如碲化镉、铜铟镓硒等技术的发展也在推进中。
而它两年后的目标是,将其薄膜光伏组件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至每瓦0.34至0.37美元。而薄膜技术所用的材料则为高分子聚合物或者金属,其中高分子聚合物主要采用聚酰亚胺,金属主要采用较薄的不锈钢,它们都有一定的柔韧性。
比如缅甸曼德勒到重庆的这段航程就不轻松,Piccard需要驾驶飞机穿过一处缅北的战乱区。2月,它宣布其碲化镉薄膜电池的转化率已达到21.5%,预计今年内能实现22%已与晶硅电池的平均转换率相当。
因为天气原因,它更是在几个地方数次延期起飞。能源研究公司IHS的数据显示,2014年薄膜组件和晶硅组件的产量预计分别是6.1吉瓦(GW,1吉瓦=1000兆瓦)以及56.6吉瓦,薄膜技术大概仅占到整个太阳能光伏市场的一成。当然,之所以将之称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是因为目前薄膜发电技术虽然发电时间较长,但转化效率比晶硅低。阳光动力2号现在使用的单晶硅电池,虽然比传统晶硅电池薄,但还不能具有这样的优势。FirstSolar中国区总经理张少伟告诉《第一财经周刊》,FirstSolar和汉能两家公司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太阳能薄膜发电的市场份额,但在碲化镉薄膜的产量上,FirstSolar的市场份额超过95%。这款名为PureTensionPavilion的充电棚体型巨大,由欧洲及美国的3家公司共同设计完成,可以用来收集太阳或人工照明的光,为车棚本身以及混合动力车充电。
这些改变提升了飞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让飞行过程变得更加安全。机翼上装载的1.7248万块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飞机提供持续的可再生能源,并为4个重约633千克的电动马达充电,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夜间飞行而不受限制。
换句话说,这款汽车能够随身携带自己的太阳能充电站,并且在需要的时候从汽车后备箱中弹出直接使用。这种边开车边充电的方式对预计2020年全球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的电动汽车市场,非常具有吸引力。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由于其本身可弯曲,巨大的充电棚能够折叠收入V60的后备箱。另外,无论是应用于衣服、背包、遮阳伞,还是针对电动车进行的薄膜技术研发,大多都处于试验阶段,尚缺乏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相较4年前的阳光动力号,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的太阳能-电动力推进系统已有了不小改进:其光伏电池数量从1.1万块增加到1.7万多块,由SunPower公司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厚度也从150微米降低到135微米,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相当。南京将是阳光动力2号跨越太平洋飞行的起点,这也将是它此次环球旅程将面临的最大困难。但不管怎样,阳光动力2号让人们看到了一种趋势: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将能够通过自己的发电系统产生能源。FirstSolar更希望能进一步发挥薄膜技术薄的特点。
如今,它的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的厚度约为5微米,已大大低于传统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超过200微米的厚度,但据该公司透露,它正在研究,将电池厚度最终降低至1微米想象一下更薄的iPhone或iPad吧!!当技术的发展可以让人们更加高效地直接利用太阳能,让每个个体都能够通过太阳能维持日常能源所需,那个时候的世界可能会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根据测算,如果将6平方米的高效砷化镓柔性薄膜电池置于车身上,在日均4小时的光照条件下,可以驱动一辆大约1吨的汽车正常行驶80至100公里。
2013年第四季度,FirstSolar的生产成本已经降至0.56美元/瓦,而产品售价仅为0.6美元瓦,低于同期的多晶硅太阳能的成本。电动汽车相关的各个产业链都在寻找各种解决方案,当然,也包括汽车厂商。
汉能董事长李河君如此解释薄膜发电技术。传统的晶硅技术一般采用玻璃作为基底,应用较为有限,阳光动力2号这种不太需要柔韧性的场景还算适用,但那些需要较大幅度弯曲的材料就无法应用了。
当然,研究者们也正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比如采用钙钛矿技术的薄膜电池成为研究的热点。薄膜技术与目前比较主流的太阳能电池技术晶硅技术最大的不同在电池的基底上。而有研究者认为,如果用薄膜太阳能电池代替晶硅太阳能电池,未来,阳光动力2号受天气的影响或许还会小一些薄膜技术可以实现弱光发电,即在太阳光照不强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发电。2014年,沃尔沃V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亮相米兰,与之同时亮相的,还有一款外形酷炫的折叠式太阳能充电棚它正是采用薄膜技术。
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博士李阳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苹果公司在Cupertino的新总部,以及位于加州的数据中心和零售营运部门的电能都将由FirstSolar提供。
如果可以提高电量的转化率,相比晶硅电池,薄膜技术实现个体发电或许会是更加可行的方案。BertrandPiccard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在重庆停留了10余天后,阳光动力2号终于等到了晴天,它将飞向此次环球旅程的第六站,也是在中国的第二站南京。薄膜发电,就是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可以将其理解为人造叶绿素。